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2023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2023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发布日期:2023-09-25 】

一、专业简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办于 2000 年,2012 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2019 年开始培养市政方向博士生,目前已构建本、硕、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专任教师 18 名,教2 名,副教授 5 名,高工 1 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11 名。2018 年本专业教工党支部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荣誉称号,2019 年专业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 年专业课程《水质工程学(二)》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 330 余人,硕、博士生 100 人。专业拥有良好、完备的教学科研条件、技术服务平台及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二、专业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建设需要,依托学校矿冶特色,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项目管理、规划、设计、研究、开发以及施工验收等复杂工程问题,解决稀土、钨、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具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毕业后 5 年左右成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骨干力量。具体如下:

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爱党爱国,品德端正,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积极乐观,具有勇挑重担的工作精神;

目标 2:熟练掌握给排水专业相关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进行综合运用,能够通过知识的融会贯通对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目标 3: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结合岗位需求与国内外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并通过合作解决相关工程问题;

目标 4:能够从事专业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并在管理岗位上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以指导工程实践;

目标 5:关注行业和学科的前沿动态,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能够用创新思维优化工作方案,并用发展眼光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职业前景。

三、毕业要求

3.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给排水工程实践中,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3.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本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具备针设计针对本领域中复杂系统及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3.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水质控制、水的采集和输配、水工程建设等复杂的给排水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3.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给排水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了解本领域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

3.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8 职业规范: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本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3.9 个人和团队:同时兼具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3.10 沟通:具备有效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能够就本领域复杂给排水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图纸及文本、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3.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3.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扩展知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毕业要求与课程设置、知识能力的对应关系矩阵

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