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4“三下乡”②】大学生集市“赶圩”,青春遇见烟火气

【来源:【2024“三下乡”②】大学生集市“赶圩”,青春遇见烟火气 | 发布日期:2024-07-17 】

“买猪肉喽,现杀的新鲜猪肉~”“土豆、土豆,一块二一斤的土豆”“土鸡蛋,自己家产的土鸡蛋”……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亲手创建的第一个红色圩场内,一声声吆喝和叫卖声起此彼伏。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红土护圩,遂心井冈”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这里体验“赶圩”文化,感受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

7月16日,正逢当地“赶圩”日,各类商品应有尽有,鸡鸭鱼肉、瓜果蔬菜,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琳琅满目的衣服鞋袜……各式摊位在圩场中摆开,整个圩场人来人往,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十足的“乡味”和大学生青春的身影构成了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老板,来五斤猪肉”“阿姨,空心菜多少一捆”“叔叔,来两条草鱼帮忙剁块,谢谢”“多买点西红柿,再便宜点呗”……“赶圩”现场,实践队的队员们三五成群,将一个个摊贩“包围”,挑选着喜欢吃的食材,与商贩们讨价还价,切实感受当地“圩场文化”。实践队成员洪典打趣道:“不是超市买不起,而是‘赶圩’更有性价比。”其他队员也纷纷表示,“赶圩”带来了十足的“情绪价值”,现场买东西比网上买更热闹、更有人情味,非常喜欢“赶圩”的气氛。

“赶圩”期间,经过观察和与商贩们的交流访问,实践队员们发现,这里的农户大多能够自给自足,也均是自产自销。不少农户表示,圩场为他们提供了便利,在这里卖东西很方便,以前这样的场景只有过大年时才会出现。一位热情的大妈向队员们说道:“多亏了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现在我们贷得起款,买得起种子,也有地可种,每三天再来赶一次圩,把自家种的东西卖一卖,又有钱买点好东西带回去自己吃、自己用了,都要感谢政府常常派扶贫干部下来给我们讲政策,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啦!”

采购完成后,队员们来到当地的人民公社旧址,与当地村民一起烹饪美食,体验了一把“农村大锅灶做饭”。捡材、生火、洗菜、择菜、切菜、炒菜……大家分工合作,做出了一道道美食。三杯鸡、兴国鱼丝、赣南小炒鱼,队员们用赣州做菜方式炒出了几道赣州特色菜肴,并邀请村民们一起品尝,感受两地饮食文化。“开饭啦~”,随着最后一道菜的上桌,队员们一个个大快朵颐,纷纷表示,自己做的饭菜格外香,完美诠释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此次大学生‘赶圩’,既是一次深入农户生活的实践体验,也是一场‘城’和‘乡’的‘双向奔赴’。通过一整天深入贴近农户们的“赶圩”活动,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赶圩”文化和人文精神,切身体会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变化,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在在加快乡村扶贫脱贫建设进程中的伟大成就,更懂得了当代青年应担起己任,投身乡村振兴研究与行动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文/左华伟  图/管人金、刘菲菲、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