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发布日期:2023-07-21 】

桥梁与隧道工程

(二级学科代码:081406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    学科简介

桥梁与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为跨越江河、深谷、海峡,穿越山岭或水底以及解决城市交通需要,以各类型桥梁和隧道等工程结构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桥梁、涵洞及隧道等结构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制造和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艺等,涉及包括公路、铁路、城市道路、地铁和轻轨等领域。

桥梁与隧道工程是江西理工大学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授权招生。通过多年发展,该学科已在隧道稳定性理论与试验研究、桥梁结构抗震、桥梁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桥梁检测与加固技术、隧道工程防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目前该学科依托江西省环境岩土与工程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土木与力学实验中心,围绕桥隧工程领域中的各类问题,结合学科特色和自身条件,跟踪学科前沿,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地方科技合作、企事业单位委托等项目。

桥梁与隧道工程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特聘教授4人,副教授5人。近三年来,本学科完成或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及企业科技攻关项目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二、    主要研究方向

1.桥梁结构评定与加固

2.桥梁结构抗震

3.隧道稳定性与控制

4.桥隧安全建造与智能减灾

三、    培养目标

1.培养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桥隧工程专门人才。

2.掌握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和人文学科较广的知识面,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3.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及口头交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工程创新与实践精神。

四、   学习年限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3年,正常学习年限3年。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7年。

五、    培养方式

主要采取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主要负责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中期考核、答辩、指导科学研究、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等,且对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式可采取集中或分散学习方式进行,但培养质量和要求不能降低。学科可以采取灵活的课程授课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确保教学质量。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主要以自学、线上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其他环节参照全日制研究生。

六、    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与学分要求

研究生所修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9学分(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9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七、    必修环节

1 创新创业实践系列教育与劳育(3学分)

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强化创业意识,引导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

采取专题讲座、报告、经验交流会或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等形式,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系列教育活动。

累计共3学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审核学分:听取创新创业类论坛、讲座或学术交流,研究生教学秘书审核签字,每6次计1学分;取得以下创新创业业绩: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1项、自主创设公司且取得营业执照或在省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论坛上发表相应会议论文1篇,计2学分;校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以上,计0.5学分/项。

劳育旨在激励和引导研究生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育共计1学分,主要以志愿者服务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为主,由学院或学科点组织,学院备案,每学年累计满10小时及以上,计1分。

2 学术报告(1学分)

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以主讲人身份在校内外学术会议上的学术报告,具体由学院或学科点统一组织和考核,安排应相对集中。

3 开题报告(1学分)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地关系到学位论文工作的进展和质量。要在论文选题上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应在研究生入学报到后尽早明确拟从事的方向及选题范围,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以便使研究生尽早进入科研实践。

开题报告在第3学期末至第4学期初,开题报告两周之后再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的鉴定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身心健康、助教、助研、助管等方面,该环节由系部组织并考核,通过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八、    学位论文与答辩要求

1)学位论文与答辩要求按照学校学位授予细则和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相关文件根据就高原则执行。

2)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及以上,作者第一单位应为江西理工大学,或在读期间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或在读期间有一项技术方案被相关单位或企业所采用(以完整的技术方案和使用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为依据)。或在读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发表与硕士论文内容相关的2篇及以上专业领域认可的期刊论文,录用的论文须提供录用通知书。

3)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前,应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论文署名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执行。

九、    其它要求

   申请提前毕业条件须满足《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相关规定。

   1.申请提前毕业者必须在达到优秀毕业生的绩点成绩,且学术业绩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全国CSCDCSSCI核心库发表2篇以上(2)专业学术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

   2)在高水平论文源刊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

   3)发明专利授权1项以上(含1项)或专著1部以上(含1部)(字数要求:5万字以上),排名前二名。

   2.对于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须补修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由导师指定。

   3.所有硕士论文答辩都必须上机演示其研究成果,否则答辩不予通过。

   学术论文发表说明:

   1)对于录用的论文须提供录用通知书;

   2)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须与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方向一致;

   3)所有成果第一署名单位必须为江西理工大学。


 

课程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开课学院

主讲

教师

备注

学位课

程不少于1921学分

公共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考试

文法学院

2

第一外国语(含科技英语1学分、国际学术交流英语1学分、英语视听说1学分)

112

3

1/2

考试

外语学院

邓晓宇

俞惠等

3

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

计算方法

48

3

1

考试

理学院

14~16(数学类课程选2门)

数学物理方程

32

2

1

考试

理学院

数理统计

32

2

1

考试

理学院

弹塑性力学

48

3

1

考试

土测学院

程渭民等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高智能

高等岩石力学

48

3

2

考试

土测学院

邓正定

结构动力学

48

3

1

考试

土测学院

程渭民

高等土力学

48

3

2

考试

土测学院

胡世丽

桥梁结构分析理论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邓通发

非学

位课

不少于1014学分

必修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考试

文法学院

1

科研方法论(含信息检索及数学建模)

24

1.5

1

考查

土测学院

各学科方向导师

1.5

有限元数值分析

48

3

1

考试

土测学院

曾伟

68

岩土体稳定与支护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吴建奇

现代测试技术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杨建永

组合结构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邓通发

高等基础工程学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温树杰

地下结构工程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潘建平

选修课

大跨空间结构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朱南海

24

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朱洪威

地基处理新技术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杨建永

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理论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汪小平

路面结构设计原理

32

2

2

考试

土测学院

谢志华

环境岩土工程

32

2

2

考试

资环学院

饶运章

第二外语

48

不计学分

1

考查

外语学院

人际沟通与处世艺术

16

1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规划

16

2

补修

课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

随本科生听课

土测学院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学生修24门,不计学分

土力学

土测学院

桥梁工程

土测学院

结构力学

土测学院

材料力学

土测学院

隧道工程

土测学院

必修

环节5学分

创新创业实践系列教育

3

1~4

考查

土测学院

未完成 将不受理答辩申请

学术报告

1

3

考查

土测学院

开题报告

1

3/4

考查

土测学院

制订(签名):温树杰         学科点带头人(签名): 温树杰    

分管院长(签名):王观石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名):兰小机      

学院(盖章)